产品线

行业信息

医药产业国际化:国际化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发布时间:2008-11-05    |    来源:互联网    |    浏览次数:241

医药企业家要使其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须用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整合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地运作企业内的人、财、物、产、供、销,从而达到企业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和资本价值不断增值的目的。

    上一期中,笔者就国内医药企业所面临的来自国际规范市场和印度企业的竞争压力进行了阐述,下文中,笔者将就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的国际化意识两个方面谈谈未来中国药业应如何提高竞争力。

    首先,中国医药企业应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能力尚待提高。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发生纠纷的多发地带。中国早在199311日实施的新修改的《专利法》就对药品化合物实施了专利保护。同时,根据1992年中美签署的《中美知识产权备忘录》,对1986年至1992末在美国、欧盟、日本等40多个国家取得专利的药品发明给予一种追溯性质的行政保护,从而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了重要的法律制度。入世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趋向严格。与对国外专利医药产品进行保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寥若晨星。据2004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显示,中国化学药物专利申请极少,而且多为工艺或剂型改进的专利,国外申请则占到91.6%,其中绝大部分是新化学合成药物;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多,但质量差,即使给予授权,其保护范围也很小;生物药物的专利申请中国虽然占到48.5%,但发明的创造性和质量与国外相差甚远。从技术依存度来看,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比重相当大,2005年医药产业的技术依存度高达95.9%,是高技术产业总体水平的7倍多。

中国本土医药企业技术控制力低下既有外部宏观环境的原因,也有企业本身的原因。首先,国家对医药基础研究的投入较少,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近几年,中国医药和相关化工产业的科技开发投入的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但占GDP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平均水平还不及1%。而且,产学研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医药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不健全,产业化滞后,科技开发与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衔接不利,造成许多先进技术很难被采用,特别是工程开发环节,造成一些高水平的成果无法转化。其次,从医药产业组织因素看,中国医药产品差异小、企业进入成本相对较低,造成企业间过度的同质化竞争和利润空间的竞相减小。虽然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攻关开发,中国医药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重大的、成套的技术装备的开发与技术集成上,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再次,从企业本身来看,其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能力不强,绝大多数企业要么受体制、机制约束,管理层短期化现象比较普遍,对耗时长、见效慢的研发工作缺乏动力,要么受财力约束,欲创新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中国尚未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远没有到位,中国药企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平均比重仅为2%左右。此外,从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看,19912006年,拥有研发机构的中国医药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重明显下降,技术开发人员总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亦在下降。其间,大中型企业的性质构成中由原来的国有企业为主转变为国有、集体、三资企业对垒的格局,技术人员出现大量分流。同时,现有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出现严重下降的趋势。

以上种种因素,造成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层面的竞争上明显弱于发达国家企业,并形成了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其次,中国医药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意识尚需加强。

    医药企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是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当前,中国医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普遍缺乏高素质的领导人,这是中国企业扩大跨国经营规模、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在中国医药界,确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不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对专业、企业管理等知识较好的理解力。从宏观层面上讲,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家实质上是企业发展这部机器运转的心脏。企业家精神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实质性资本和关键性资源,是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现代企业运作和企业发展的灵魂。医药企业家要使其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须用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整合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地运作企业内的人、财、物、产、供、销,从而达到企业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和资本价值不断增值的目的。随着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领导人对国际市场的认知和熟悉程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中国医药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意识尚待加强。本人对有关企业的领导人进行过多次调查和专访,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是大多数企业家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较为初步的层面。近年来,中国药企当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企业领袖,但对于相当多数量的企业领导而言,尚没有结合企业未来发展制定出较为系统、完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不少企业的所谓国际化还是以几单货、几个产品为标准,甚至有的还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游击战方式打市场,在产品选择、市场定位等诸多方面均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从严格意义上看,还谈不上是真正的国际化经营企业。

    二是国际品牌意识不足。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还是以原料供应商为主,缺乏品牌效应,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药制剂和医疗器械产品少之又少,中成药在绝大多数国家仅以膳食补充剂身份销售,同仁堂等传统品牌通常只在华人圈内被人们知晓。不少企业经营者认为,与其花大量投入去搞研发,建品牌,倒不如把产品先推销出去来得方便和直接。也正是由于品牌意识匮乏,导致中国医药产品在国际上的信誉度不高,并成为国外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原因。

    三是把握国际经营风险的能力不足。近年来,不少中国药企领导人因缺乏对目标国药政管理、技术标准、市场营销体系、资本运作等情况的了解,加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盲目进入某个市场,导致风险的出现。以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为例,尽管有不少中国药企成功上市,但也出现了个别企业因事前准备不足而半途而废的情况。

 四是对外交流公关的能力不够。国际经营要求中国企业的领导人不仅要在语言上具备一定的交流技能,而且要具备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即要扮演一个社会活动家的角色。一般来说,对外交流公关的范围涉及与合作方及其所在国家的药监、商务部门、投资方、工会和媒体等的接触与协作、保持友好往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东道国相关利益主体的广泛认同,以保证各项商业活动的成功开展。长期以来,受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大多数药企的领导人还无法真正履行在海外开展公关活动的任务。随着大量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的人才进入企业高层,这种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善。

    ( 作者:许铭 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处主任)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